微信掃一掃
近年來,厭學已變成了中學生群體中的一種流行病,這種病不但影響了親子關系,而且影響了孩子們的心身健康。厭學會產生很多副作用:適應障礙、焦慮障礙、抑郁發(fā)作、自閉癥、多動癥、強迫癥等等。
中學生產生厭學的原因:
1.學習本身存在的問題。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、需要辛勤付出,并伴有高度緊張的事情。久而久之,孩子必然會產生心理疲倦感,從而導致厭學。
2.學習動機不足或不明確。第一,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:如“學習再好還不如有個有錢的爸爸”“學習再好都還不如那些網紅有錢”等。第二,家庭環(huán)境的影響:認為花錢學習倒不如早點進社會賺錢。第三,孩子本身對自己的學習動機不明確,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及父母,而沒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。
3.學生學習情感淡漠,缺乏興趣。造成情感淡漠的有很多:學習負擔過重、考試成績屢戰(zhàn)屢敗、師生關系不融洽等都會造成孩子對學習興趣減退甚至喪失,從而產生厭學情緒。
4.學生意志薄弱,抗挫能力差。許多學生雖然主觀上有學習的愿望。但學習畢竟是一件艱苦的事情,需要一定的時間及毅力。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父母的寵兒,生活上的點點滴滴都是父母幫忙包辦,因此孩子變得意志薄弱,遇事則選擇逃避或放棄。
5.學生沒有獲得肯定和鼓勵。在漫長而艱苦的學習旅途中,孩子也需要進加油站加個油。需要父母、老師的肯定和鼓勵。尤其在孩子失敗時,若父母和老師沒有及時給予鼓勵,甚至還火上澆油,就會澆滅孩子對學習的熱情。
克服厭學心理的對策:
1.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。要告訴孩子:既要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,也要看到自己勝過別人的長處,盡量揚長避短。充分發(fā)揮自己的特長,相信自己只要努力,一定不會比別人差。
2.說出你的贊美,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快樂。任何人都希望別人能夠承認自己的價值、支持自己、接納自己、喜歡自己。
3.適當?shù)貙⒆舆M行成功勵志教育。客觀幫助孩子確定可以實現(xiàn)的學習目標,告訴只要全力以赴,不管成功與否都是最棒的,畢竟過程比結果更重要。
4.言傳身教。父母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都要做出好的榜樣。長此以往,孩子會深受感染,遇到困難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,而不會輕易逃避或放棄。
5.加強體育鍛煉。父母可以抽空帶著孩子進行一些體育活動,來鍛煉孩子的身體,放松孩子的心情,可以更有效地促進親子關系。
6.強調學習方法的重要性。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努力鉆研學習方法,然后傳授給孩子,教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7.支持孩子發(fā)展自己的興趣愛好,增強學習快感,利用孩子的好奇心,培養(yǎng)學習興趣,創(chuàng)造有利于學習興趣培養(yǎng)的外環(huán)境。
作為家長,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激發(fā)他們的學習興趣,讓他們由“厭學”轉變?yōu)椤皹穼W”,從而促使他們心身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來源:今日嵊州數(shù)字報
嵊州生活網友情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、侵權煩請告知,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。
2019-2020 shengzhouw.com All Right Reserved 《嵊州生活網》版權所有
電子郵件:349829937@qq.com 法律顧問: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(律師)浙公網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業(yè)部備案/許可證編號:浙ICP備19052336號-3